突然,在深圳猝死!知名台湾棒球明星死因公布,这病千万当心

1月2日,孙侨潞母亲发文透露死讯:2021年1月1日,我的宝贝女儿、我那么引以为傲的孩子,永远离开了我。其母亲表示,“之前和你一起看到那些心梗猝死的新闻,并没有放在心上,可谁知道,这种事情会发生在自己的女儿身上!!!”

据悉,孙侨潞原名孙圳,1995年6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深圳市,中国内地女演员。

深大教授突发心梗猝死

据媒体报道,9月29日,深圳大学当代金融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世平在云南曲靖讲课时,突发心梗去世,享年67岁。

其助理回忆,当天凌晨两点多,国世平感到身体不舒服,联系酒店前台,随后送到医院。但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什么是心梗呢?

大件事君先给大家科普一下

急性心梗,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简称,又称急性心肌梗塞,致病原因是血管里的斑块破裂或脱落,形成的“血栓”彻底把血管堵死了,导致心肌缺血并发生坏死,是猝死的最常见疾病。

年轻往往会和活力、健康联系在一起

然而,近年来

心梗、猝死这些疾病

却越来越把年轻人写上了“死亡名单”

心梗容易猝死

深圳最年轻患者仅18岁

心梗很危险,有些人快速发生心跳停止,来不及施救,这些人往往以年轻人多见;而有些人不发生心跳停止,在医院经过治疗,安然出院,这部分人多是老年人。

因为年轻人心肌梗死时,心脏冠状动脉在突然之间完全堵塞,心肌急性缺血,又缺少侧枝循环,缺少对缺血的预适应过程,所以更容易发生室颤、猝死。

在深圳市人民医院,每隔2-3个月,都有20多岁的年轻人因为心梗被送去抢救,最年轻的才18岁。

在我国,心肌梗死的致死率排在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位,每18到20秒就有一例心梗事件发生,而每三个心梗患者中都有一例因猝死离开人世,所以心肌梗死的危险性非常高。

心梗如此凶险

我们怎样躲避它的步步紧逼

抵御健康杀手?

下面这些你一定要了解

01

造成心梗的罪魁祸首 :高血脂

从冠心病的角度来讲 ,冠心病全称叫做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而高血脂正是动脉硬化疾病的基础,可以说没有高血脂就没有动脉粥样硬化,也就没有心肌梗死。

专家提醒

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心梗的帮凶。

高血压会导致心肌的肥厚造成心肌的缺血,糖尿病会损伤血管的内膜。

高血脂为何会引发心梗

人体血脂的高低由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四个指标决定。四个成分不同的异常变化会导致高脂血症的发生。

02

心梗最主要的诱发因素:过度劳累

当人体过度劳累时往往会伴有心跳加快,而心跳的频率越快,心脏的耗氧量和需氧量就会越大。

长期过度频率增快的心脏会需要大量的氧气和能量,但我们心脏的输出是固定的,当心脏所需的能量超出供应范围时就会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导致心肌梗死。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专家提醒

过度劳累的界定与患者本人的感觉密切相关,当你感觉到累的时候,最好停下来休息片刻。

03

心梗最常见的前兆 :心绞痛加剧

胸骨后面巴掌大小的部位

出现压榨性疼痛

是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与症状

疼痛是心脏肌肉对缺血的常见反应,当患者心脏血管壁上的纤维斑块逐渐地增加,会让血管壁进一步地狭窄,直到最后把血管腔堵死形成心梗。血管供应整个心肌,当血管堵死后心肌没有血液供应,心肌就会发生疼痛。

如果出现心绞疼痛发作频率增加,或休息和含服药物不能缓的状况时,必须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专家提醒

除此之外,当出现下牙齿的酸痛、咽部有紧缩感、胸闷、上腹部疼痛、后背疼痛时也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心绞痛作为危险来临前的一种疼痛,与日常劳累形成的背疼有所区别。

工作劳累导致的背痛往往在工作后出现,时间比较长,休息可以缓解。而心梗发作导致的背痛通常是突发性的,疼痛的性质比较难忍且持续时间比较长,不能缓解。

04

4个身体信号要警惕

不管是谁

及时读懂心梗的预警信号

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候救回一命

①第一次出现胸痛,闷塞感严重,透不过气来,伴出汗,持续五分钟以上不缓解;

②以前曾有过胸痛,这次再发,而且更加严重,持续时间更长;

③上腹部有闷塞感,不明原因,但又跟与以往的腹痛不同,持续数分钟还不能缓解;

④胸闷,头昏、晕倒,甚至意识迷糊;

资料图。来源:ic photo

05

怀疑心梗该怎么办?

如果患者的症状高度怀疑心梗时

应该如何做呢?

又有哪些千万不要做?

正确的步骤做法

❶ 出现胸痛症状可含服硝酸甘油(服用前要测量血压,如血压低则不要服用),如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不要再含服,及时拨打120;

❷ 等待救护车期间让病人静卧,不要让病人有过多活动;

❸ 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使用附近的公共AED设施)。

千万别做这几件事

❎ 喝口水先缓一缓:

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左右。当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现高度疑似心梗的症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 自行开车去医院:

自行开车一旦途中病情加重或发生猝死,则无法及时应对,还可能增加事故几率。所以不建议自行驾车;

❎ 非要去有名的医院:

不要耽误时间舍近求远。要听从救护人员的指挥,前往最近的可以进行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急救的医院;

❎ 做支架犹犹豫豫:

如果医生建议放支架来治疗,要相信医生的判断。就算那时患者的状态可能看起来还可以,也不要有再观察观察的想法,以免贻时机。

来源:深圳卫健委

当然,我们最好是能不得病,预防心血管疾病我们要从诱因入手, 积极预防:

1、定期测血脂

40岁以上健康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查1次血脂;

已有异常的人群则建议每3-6个月查1次。

2、定期测血压

没患高血压的成年人,每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高血压患者,最好每天都测量。

3、科学运动,推荐“快步走”

建议每天中等强度运动30分钟左右,长期坚持一定程度上能延缓早期动脉硬化进展。

4、注意均衡饮食

适当多吃些粗粮,新鲜果蔬,蔬菜最好每天吃300~500克。低脂、低盐、低胆固醇饮食。

5、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保证睡眠对心血管健康很有益处。其中戒烟尤其重要!

6、积极治疗慢性病

在医生指导下控制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慢性病,不擅自停药减药。

要想远离心梗并不难

控制好血脂,不要过度劳累, 重视心梗前兆

严阵以待把它消灭在摇篮里

深圳心梗救治地图请收好

关键时刻能救命

早在2016年12月

深圳市卫健委

就发布了一张“急性心梗救治地图”

目前共有23家定点医院,由市急性心梗救治质控中心统领、120急救系统串联,构成全市心梗急救网络。

根据这张“心梗地图”,120救护车能精准地把急性心梗患者送到定点医院接受快速、有效的救治,质控中心也能通过网络系统及时进行远程会诊、指挥各单位协同作战,避免耽误病情。

“心梗地图”建立后,深圳急性心梗患者在本网络区域内的抢救成功率已达95%以上。

这些你都记住了吗?

觉得有用就赶紧转发告诉更多的人吧

🏃🏃🏃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

深圳大件事(nandusz)、N视频报道

采写:南都记者 梁令菲

部分内容综合自广东卫生在线、深圳卫健委、央视科教

编辑:李晶

✪ 深圳官方:这些路段,限行!

✪ 很突然!网红品牌3家店铺同时宣布:将结束运营!不少深圳人爱用

✪ 多图直击!大量港人涌入深圳买买买,“超市游”成热门!网友自发整理攻略

N视频

点个“赞”和“在看”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Copyright © 2088 u19女篮世界杯直播|中国国足世界杯|特雷江曼努尔世界杯商业合作站|ptrejangamannoor.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