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代末,张本宇的人生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生了转折。前中国乒乓球选手何智丽因“让球事件”远赴日本,急需高水平的陪练员,于是邀请张本宇前去。在热爱乒乓球的驱动下,张本宇决定与妻子张凌一起移居日本,并在仙台定居。
刚到日本时,生活十分艰难,语言不通,文化差异带来了很多困扰。夫妻俩只能从最基本的陪练工作做起,勉强维持生计。为了稳定生活,他们决定开设一家小型乒乓球俱乐部。五年后,他们的儿子张本智和出生,接着四年后,女儿张本美和也加入了这个家庭。
改国籍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本智和和张本美和的乒乓球天赋逐渐显现。两人不仅在技术上远超同龄人,而且在日本的体制下,如果没有日本国籍,他们将无法获得必要的训练资源。日本乒协的精英项目、青年队资格,甚至是参加国际比赛的机会,对外籍选手都有限制。
考虑到国内乒乓球竞争过于激烈,张本宇认为,即使将孩子送回中国,也难以脱颖而出。相对而言,日本的乒乓球体系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更加重视年轻选手的培养,并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
在经过多次深思熟虑后,张本宇最终做出了一个影响全家未来的决定:为孩子们申请加入日本国籍,并将姓氏改为更具日本本地辨识度的“张本”。值得注意的是,张凌当时并未立即改国籍,仍然保留着中国身份,为未来留有退路。
面临舆论压力
张本宇的这一决定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尽管这是出于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虑,但由于历史情感的因素,很多人无法理解他选择“投靠他国”。特别是当张本智和和张本美和逐渐成为国乒的竞争对手时,舆论的压力愈加沉重。
实际上,张本宇的决定是综合了多个因素的考量。他在国内的职业生涯已经受限,而日本正处于乒乓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他提供了更多机会。此外,全家已经在日本生活多年,子女也早已融入了当地的社会。
改变与回报
国籍更换后,张本智和和张本美和的发展道路开始变得顺利。张本智和凭借出色的潜力进入了日本最高级别的青少年乒乓球培训机构——JOC精英学院。这所学院专为有奥运金牌潜力的选手设计,每天提供近六小时的专项训练,并且安排大量的海外实战机会。
在父亲的指导下,张本智和迅速崭露头角,仅14岁便获得了国际乒联巡回赛的冠军,成为该赛事历史上最年轻的冠军选手。与此同时,张本宇也被聘为日本国青队的教练。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本美和的竞技水平也迅速提升,最终在15岁时拿下世青赛四项金牌。张凌最终也做出了加入日本国籍的决定,这一举动帮助她更好地陪伴女儿征战国际赛事。
家庭成就与争议
加入日本国籍后,张本一家确实获得了很多回报。张本智和成长为日本收入最高的乒乓球运动员之一,年薪突破六百万日元,外加赛事奖金与代言,家庭的经济状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张本宇也因其卓越的执教成果,成为日本国家队的顾问,并在乒坛建立了深厚的影响力。
然而,部分人依然批评他们背离祖国,认为这一切是为了金钱和荣誉。事实上,张本宇不过是在为子女的未来铺路,做出了理性且现实的选择。
全球化时代的选择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类似张本宇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许多中国运动员因为国内激烈的竞争环境,选择加入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机会。他们的选择背后,通常是由于国内外乒乓球体系差异以及个人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结语
如今,尽管张本宇依然面临着舆论的压力,但他依然坚定地继续从事乒乓球事业。而他与故乡四川的联系并没有因为国籍的改变而断裂。今年,张本宇受邀回到四川成都高新若水居俱乐部担任教练,他的女儿张本美和也成为了该俱乐部的注册选手。无论身份如何变化,他对故乡的情感依旧未变,那份血脉相连的情感从未真正褪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